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福島演說拉票。
  中新網12月4日電 日本從各大媒體到大街小巷都推出了眾議院選舉期間各個政黨的候選人名單。日本新華僑報網4日刊載蔣豐署名文章,文章稱,本次日本眾議院選舉在“風雨飄搖”中進行,黨爭結果早已揭曉,民眾只是無奈“兩害相權取其輕”。
  截至11月30日,這次共有1140名候選人登記,爭奪日本眾議院的475個席位。就在各位候選人如火如荼的競爭時,《讀賣新聞》報道稱,日本宮崎市縣政府門前,用鐵柵欄固定的眾議院議員選舉海報板被大風颳倒。根據該市選舉委員會的統計,市內同樣被颳倒的海報板還有10多處。
  文章稱,雖是自然現象,也不禁讓人聯想起選舉在“風雨飄搖”中進行。究竟,此次日本眾議院選舉還能否期待?
  文章分析,這次大選是二選一“捆綁式”設定再現。稍稍回顧近年來的眾議院解散歷史,就可以看出其中“門道”。
  2005年日本自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的選舉又被稱為“郵政選舉”,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開出了“二選一”的選擇題,把是否選擇將郵政民營化捆綁在是否給自民黨投票上,結果成功將希望民營化的經濟“聲音”,轉化為自民黨的“選票”。
  2009年的眾議院選舉,是選擇已經“無能無用”的民主黨政權,還是再給自民黨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結果成功將民眾對民主黨的“失望”轉化為自民黨的“選票”。
  如今,安倍晉三又故技重施,要把民眾改善生活的“期望”化為自己的“選票”。日本民眾面對這樣的“二選一”,唯有“兩害相權取其輕”,沒有“第三道道路”可以走。
  文章指出,這次大選是“一強多弱”局面持續,“黨爭”結果早已揭曉曉。從此次各黨設定的目標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選舉。執政黨自民黨的目標是獲得 “絕對安定多數”的266個議席。而在野黨方面的目標只是增加議席,以期對執政黨形成更大的壓力,“最好的結果”不過是防止對方選票過半。
  日本國內雖有批評認為,這是安倍“蓄意拖延”宣佈解散眾議院造成,是“缺乏大義”的表現。然而反推即知,即便安倍早早告知,以目前自民黨的“絕對優勢”狀況,在野黨想要“翻盤”絕非易事。
  第一大在野黨民主黨在2009年到2012年不長的執政期間,出現了沖繩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福島核電站事故、消費稅增稅等問題,至今還是“懸而未決”。而其他的在野黨如日本維新黨、次時代黨等各自剛剛完成重組,政治力量尚不足以“撼動”安倍政權。
  文章還指出,這次大選是問政於民“腹背受敵”。此次眾議院選舉主要爭論點的“安倍經濟學”,不僅在日本國內遭受在野黨的“猛烈攻擊”、民眾的“質疑反對”、甚至在國際社會也“難逃批判”。
  日本民主黨黨首海江田萬里抓住“安倍經濟學”的軟肋“猛攻”,列舉貧富差距過大、日元貶值帶來物價上漲及公共事業經費浪費等問題,逼得安倍唯有“賭咒發誓”,“將營造不出現負增長的狀態”。
  共同社對100名選民實施了問卷調查,僅16人支持把增稅時間放在2017年4月,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原本就不該上調消費稅”。而國際社會也在此時“落井下石”,美國評級機構穆迪於12月1日宣佈,將日本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理由是日本消費稅增稅計劃推遲,政府財政赤字不確定性進一步升高。
  文章總結稱,日本這次被“雨打風吹”的眾議院選舉新意不多,熱炒的只有參加競選者。  (原標題:日華媒:日本大選“風雨飄搖” 民眾無奈二選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56prpws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